《四家合注》第三讲——如得法师学习心得分享

字体大小: 大+ 小 -

还在学生时期,内心总觉得缺了什么,从研读文学、选修哲学、到参加佛门的斋戒、佛七、禅七等方式去探寻。似乎渐渐找到答案,但还是觉得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。直到值遇常师父、学习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,才开始有笃定之感。原来我寻寻觅觅的就是它!它是值得用全部生命去投入的!也由此因缘,让自己决心踏上僧侣的生命旅程。

追想当年,师父艰辛求得《广论》清净传承,捧着如此得来不易的和氏璧,想要献给苦难的芸芸众生。不识货的我们,却始终将其认为是顽石。不放弃的他,远离厌患地一而再、再而三的善巧引导,终于让我们渐渐认得这份稀世珍宝的价值。若无不忍众生苦的悲悯及利他勇悍刚决的精勤,何能至此!

此外,师父不仅是《广论》的宣说者,更是实践者。他,自正而后正人,自觉而能觉他,是顺总佛教调相续法的化身,以是故,万类根器的弟子,率皆心悦诚服,追随其后。

师父擎举着格鲁教法的曙光,降临了汉地,正当黑暗即将为之远退,东土佛法始将兴之时,无奈众生福薄,师乃遽然示寂。然而,顿失依怙的我们,并未成为孤儿,师父将最深的心愿、最重的责任托付于真如恩师。十一年过去了,恩师为我们开显了大师密意,坚守师父宗风,维系僧众清规,不遗余力。虽然仍有部分未解者的非议,但她用事实证明了一切,且看五大论第一次以僧众整体学习的形式登陆汉地,学修并重的格鲁宗风再现神州。

如今,开讲《菩提道次第广论.四家合注》,更是师父所期许「建造金字塔顶端」目标的实现,恩师在开示中旁征博引,以无边的教理深入法义,能诠所诠并皆广大,是《广论》的广释,令末代所化机于一座上得以少力深入法海。

非仅如此,恩师更重视动机的清净,故开讲之初策励我们「……为了能够解决自他在生死中流转的痛苦,我们要去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的动机来听闻」。如同至尊洛桑却坚在《答问.善慧笑音》中所说:「一切修法初,如同梵语曰,即善观自心,无上师尊意。」恩师的提策,总是易于入心,反省自己身为弟子,努力效学却难达标准,多次体会,深思其由,实因恩师自身平日即是如此用功,于说法时才能自然流淌,诚于中形于外!

恩师所示的《广论.四家合注》完全符顺世亲菩萨于俱舍论所说:「法施即无染,如实示经等。」以一颗清净的动机及正确的宣说法义。

更进一步的不共处,恩师说法非常善巧结合相续,引领弟子突破内心的障碍,此第三讲中,在说完《大方等大集经.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》的治宝石师之喻及《蓝色手册》、《十法行续》的育幼子喻之后,亲切地说到:

「有没有发现在经典里,佛陀把我们说的很可爱?要嘛是宝石、要嘛是幼子,没有任何形容词说我们是垃圾。但我们却有的时候,对自己的生命产生很奇怪的自我舍弃……可是看到十方诸佛和善知识,却非常非常珍惜我们内心的那个宝藏……尽管现在被重重的烦恼所围困,但是我们心上的无自性,只是没有证得的缘故。」以智者的角度重新定义自己的生命,有一种被理解、心打开的感觉。

在如上这些凡夫思惟的险处,是恩师引领我们到平坦的大王路。又说:「即便是这样流转,造作了很多恶业,佛菩萨和善知识从来没有舍弃我们、陪伴我们、醒觉我们、呵护我们的善根。」娓娓道来,恳切真挚。在修练自心,转染成净的征途上,我们不是孤立无助的,能有勇气走下去,就一定能走到!

末后,恩师还提策我们要将善行做成习惯,透由彼此的分享,更能相互随喜令善业增长广大,也营造出研讨班良善的氛围,真正成为培养莲花的莲花池。又说:「学习《广论》,可以让你穿越生命中曾经有过的难以想象的伤痛,因为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从一开始听闻正法到最后,所有的部分都在解开我们烦恼的结使。」

短短的时间,解释少少的经文,却发挥大大的效用,将闻法者生命增上的条件——对师法友的信心,大步的向上提升。说法善巧何能至此?阿底峡尊者曾说:

「一个真正能够把教法住持下来的人,必须要具有菩提心!」何以故?若一个人能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的话,则必定有强大的心力去利益有情,也唯有这样的修行人才能够把教法住持下来、广度群生!

师何人也?予何人也?有为者亦若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