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家合註》淺釋第五講複習題綱

一、請問老師在本講裡為大家介紹了哪幾位祖師的行傳?

答:博朵瓦大師、慬哦瓦大師、傑貢巴大師,順帶介紹了佛陀子大師。

二、請問為什麼老師要如此詳盡地介紹諸位祖師的功德?

答:希望大家能透過聽聞這些祖師的行誼,在禮敬時找到感覺,發起敬意。

三、請問博朵瓦大師是哪個教派的開派祖師?

答:噶當教典派。

四、請問博朵瓦大師一生中主要依止哪些上師?

答:阿底峽尊者和種敦巴大師。

五、請問在本科裡老師主要從哪幾個角度宣說博朵瓦大師的功德?

答:主要從:一、如理依師;二、實證整體道次;三、厭離輪迴盛事;四、菩提心;五、事業廣大;六、為菩薩化身共六個角度。

六、請問博朵瓦大師原先想要長期依止種敦巴大師嗎?

答:不是,原先只想在一次收獲的時間裡求得教授即便離去。

七、博朵瓦大師後來是為什麼變轉心意,而依止了七年之久呢?

答:因為體會到只求一點短小的教授或求到教授後即便匆匆離去,並無法獲得成就,於是說道:「即使是種敦巴尊者要我滾開,我也不願離去。」並依止了七年之久。

八、請問博朵瓦大師是如何依止種敦巴尊者,而使種敦巴尊者將他攝受為首要的弟子呢?

答:一刹那也不想離開自己的善知識,在心行兩方面都作了最如法的依止。

九、請問博朵瓦大師與種敦巴尊者的師徒友誼親密到何種程度呢?

答:親密到種敦巴尊者示現病相時,把頭靠在他懷中歇息,而他也因感受到像在險處失去了護送者般,而心中悲痛地流下眼淚。

十、請問對於博朵瓦大師能如此如理地依止師長,種敦巴尊者作出什麼樣的感嘆呢?

答:種敦巴尊者說:「不料霸塘那個地方,竟然出現這麼樣一個偉大的人物!」

十一、請問種敦巴尊者是如何培育、引導博朵瓦大師的呢?

答:對他開示了全圓道次第的所有教授,並且不只停留在講說,而是一定會給予能使之轉動心意,生起體驗的引導。

十二、請問博朵瓦大師對於道次第的實修到達什麼樣的水平呢?

答:到達了對於經藏十分通達,並且全部能夠現為教授的境界,因此無論什麼樣的教典出現在面前,都能以三士道貫通且進行善巧的講說。

十三、請問達到如此成就的博朵瓦大師,是否曾獲得什麼徵兆呢?

答:曾獲得在仔細鑽研《經莊嚴論》後,夢見將木板上原有的箭頭都拔掉的境相,據說這是如實了解了彌勒菩薩密意的象徵。

十四、對於博朵瓦大師如此非凡的成就,種敦巴尊者給了他什麼樣的評價呢?

答:說找不到他可以依止的人,並囑咐他以三個或五個人以內的友伴作為助緣,以經藏為師,向著賢善心去修持。

十五、請問博朵瓦大師在厭離心的修持上,具有什麼樣的功德呢?

答:自小就有厭捨俗家、嚴持戒律的習氣、實修中下道次後對於此生的色身、受用、名聞恭敬,眷屬等任何輪迴中的安樂,連一刹那的貪戀都不會生起。

十六、請問這樣的功德讓博朵瓦大師進行了什麼樣的修持呢?

答:猶如傷獸那般不停地遷換所居的靜處,而且手不過施主供養的大松耳石,只是為施主認真地作了回向,隔天便帶著弟子們離開了,對那塊松耳石絲毫未動。

十七、請問博朵瓦大師在菩提心的修持上,又有什麼樣的功德呢?

答:在孩提時代即具有偉大的慈悲心與菩提心。

十八、請問這讓博朵瓦大師表現出什麼樣的行誼呢?

答:看到他有情痛苦時極其優苦,並很想為之解決,見到眾生得到歡樂,便希望它能永不退失、持續增長,還祝願來來往往的商人們事業成就,而在看到結伴同行的人時,也希望他們能和平相處,一直到示寂的前一刻,他還發願道:「願作為一切有情的依怙!」

十九、請問博朵瓦大師心中曾生起希望自己能獲得安樂的心嗎?

答:沒有,他只有在別人得到安樂時,才會心生愉悅。

二十、對於具有如此善妙習氣的博朵瓦大師,種敦巴尊者是如何教育他菩提心的教授呢?

答:在大大小小的場合,甚到是在呵責的時候,也會開示菩提心的教授,乃至是在重病時也接連交代了兩次所謂他向後應實修的賢善心,「是指菩提心啊!」

二十一、請問經過種敦巴尊者的引導後,博朵瓦大師對於菩提心的修持達到什麼樣的境界呢?

答:觀一切眾生無不是苦,而無時不痛苦。

二十二、請問如果生起菩提心那麼痛苦還要修菩提心嗎?

答:還要修習,因為這種痛苦是神聖純潔、為一切眾生而痛苦的,另外,這種痛苦就像已經擁有二十億的人考慮著如何擁有一百億一樣,與乞丐的痛苦全然不同,所以這猶如寶藏般的菩提心是一定要修持的。

二十三、請問在修習菩提心的過程中,純粹只有痛苦嗎?

答:不是,還有特別多的快樂。

二十四、請問其中哪種快樂是上師在本講裡有提到的呢?

答:差不多已經忘了自己和在乎自己的感覺,而一心只在乎著有情怎麼能夠離苦得樂。

二十五、請問如此偉大的博朵瓦大師,在住持教法上作出了什麼樣的偉大貢獻呢?

答:攝受了一千餘名弟子,且這些弟子都隨學其高風亮節、棄捨現世,律儀無差,因此他的名聲遠播贍部洲各處,甚至在印度也傳說:「在藏地出現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薩!」

二十六、請問對於如此了不起的博朵瓦大師,在《噶當教法史》中說他是誰的化現呢?

答:說他與慬哦瓦、樸窮瓦三位是怙主三尊的化身。

二十七、請問老師在介紹了博朵瓦大師的功德後,接著又講了哪位大師的功德?

答:慬哦瓦大師。

二十八、請問慬哦瓦大師是哪個教派的開派祖師?

答:噶當教授派。

二十九、請問慬哦瓦大師一生中主要依止哪幾位善知識?

答:阿底峽尊者、種敦巴大師、袞巴瓦大師。

三十、請問老師在本講裡主要從哪幾個角度介紹慬哦瓦大師的功德?

答:一、如理依師;二、實證整體道次;三、修證般若波羅蜜多;四、淨持戒律;五、以暇滿難得鞭策自心;六、加行法;七、親見本尊共七個角度。

三十一、請問慬哦瓦大師是如何如理地依止種敦巴大師的呢?

答:因為考慮到種敦巴尊者對自己的懸念,打消了去印度學法的念頭,並在熱振寺心行兩方面都十分如法地依止了尊者八年,一直到尊者圓寂以前,聽受無量顯密教法。

三十二、請問慬哦瓦大師在整體道次第的修持上達到什麼樣的水平?

答:在尊者座前聽受了《菩提道次經驗引導》後,對一切所緣生起一切的思惟力,並且在達到這般成就後依照指示去拜見尊者時,陽光照耀在身上出現了八瑞圖等許多吉兆,種敦巴尊者便高興地說:「緣起非常地好!」

三十三、請問慬哦瓦大師對於般若波羅蜜多的行持,達到了什麼樣的成就?

答:從種敦巴大師處得到了聖龍樹解釋佛陀密意的許多中觀教授,並且在依著種敦巴尊者指示離開聽經會場時,種敦巴尊者說:「所謂的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,就像他這樣。」

三十四、請問慬哦瓦大師平日是如何以暇滿的法類鞭策自心的呢?

答:在每次修行時都會唸誦「若時自在住順處,設此不能自攝持,墮落險處隨他轉,從以何因從彼出。」的偈頌,並且也時常問自己的弟子「你憶念已經得到暇滿人身了嗎?」

三十五、請問慬哦瓦大師因為如此精進地鞭策自心,產生什麼結果呢?

答:令他由於珍惜暇滿,乃至晚上都不睡眠而勤修道次第,當有另一善知識勸他休息時,他仍然說道:「這都是因為暇身太難得了!」也正因為如此精進地修持,使他對於道次第的覺受證達究竟,出現許多徵兆。

三十六、請問慬哦瓦大師是如何修持淨罪集資的加行法?

答:一、對於極具功德的大乘密法,念誦全部足量;二、對於每種羯摩集等也都全部修過;三、印造了像一座小山頭那般多的泥質佛塔、佛像;四、所供的供品裡只以甘松一項來說,也能堆滿一間屋子。

三十七、請問慬哦瓦大師有什麼樣的親見本尊的功德呢?

答:他在孩提時代,就已經能夠親見本尊了。

三十八、請問接下來老師為我們宣講了哪位善知識的功德?

答:傑貢巴大師。

三十九、請問傑貢巴大師主要依止哪幾位善知識呢?

答:他是慬哦瓦大師的再傳弟子,先後還依止了嘉裕瓦、內鄔蘇巴。

四十、請問在本講裡老師主要從哪幾個角度介紹傑貢巴大師的功德?

答:一、如理依師得到師長著重攝受;二、持戒精嚴;三、定力堅固;四、具他心通;五、勤於利他;六、親見本尊共六個角度。

四十一、請問傑貢巴大師是如何如理地依止自己的善知識的呢?

答:他在經人介紹後啟程去向內鄔蘇巴求法,出發前即夢見了上師的住所,等到達目的地後,便毫不耽擱地去求善知識。

四十二、請問內鄔蘇巴是如何看重、照顧傑貢巴大師的呢?

答:在最初相遇時即表示似曾相似,並主動傳給了他其他人雖然請求也沒有獲得的教授,對於他所需的糧食、住處,也都予以幫助。

四十三、請問傑貢巴大師在學法上有什麼樣的專注力呢?

答:能快速地記下上師傳授的經文,而使上師稱嘆道:「你好像是一個比我更加少用專注即可的人!」

四十四、請問傑貢巴大師具足他心通的功德又是怎樣的呢?

答:在弟子動念想要他的念珠時即給予教誡,另外如果沒有生起善心到他面前他也會表現不悅,如果生起善心,他則會表現歡喜並給予鼓勵。

四十五、因此在依止善知識的過程中,啟白固然重要,但什麼更為重要呢?

答:內心生起修善的意樂,努力修善。

四十六、請問傑貢巴大師勤於利他的功德又是怎樣的呢?

答:只要是能夠利益有情的事,不管多小都去作,甚至已經成了一位大善知識了,仍不顧他人的勸阻到村裡誦經修法,一直到八十歲示寂前都是如此,對素昧平生的人來求助,也會傳授予皈依發心的教授,認真地教導。也曾提到自幼未曾起過大的瞋恚,而利他之心總能任運生起。

四十七、請問傑貢巴大師親見本尊的功德又是如何的呢?

答:經由對上師本尊祈禱而親見本尊給他傳法,由此生起真實的道次覺受。

四十八、請問老師在本講了順帶介紹了佛陀子大師的哪些功德呢?

答:一、以承事上師為積資的無上法門,精勤地視師如佛;二、得到本尊攝受生起無量三摩地,圓滿的修道位;三、在此生進登十地;四、將成為賢劫千佛之一;五、身為嘉裕瓦大師的轉世。

四十九、請問老師在介紹完這些祖師的功德後,強調了《入中論》的哪個偈頌呢?

答:「若時自在住順處,設此不能自攝持,墮落險處隨他轉,後以何因從彼出?」

五十、請問此處的「順處」是指什麼?

答:人天善趣的和順之處。

五十一、請問此處的「險」是指什麼呢?

答:惡趣。

五十二、請問此偈頌所要詮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?

答:在身處善趣時必須善自攝持,絕不能墮落惡趣,因為如果墮落就幾乎無法回到善趣了。

五十三、請問為什麼墮落惡趣後,就幾乎很難再回到善趣呢?

答:因為惡趣身修善少,造業的勢力強,甚至《十地經》也說,哪怕是回到善趣也會感得兩種果報。

五十四、請問要如何不墮惡趣?

答:竭力嚴持淨戒。

五十五、請問為了幫我們嚴持淨戒,老師又為我們開示了哪個偈頌呢?

答:「是故勝者說施後,隨即宣說尸羅教,尸羅田中長功德,受用果利永無竭。」

五十六、請問在這偈中,「尸羅田」的作用是什麼?

答:為一切功德所依止。布施的這個因和其所感得身受用的果,都在這田中輾轉增長、永無窮盡。

五十七、因此我們考慮到,為了生生都有資財受用而行布施後,應考慮什麼問題?

答:如何使這些善果在善趣身成熟,而且能多生相續。

五十八、如此考慮後,便會得到什麼結論?

答:持戒為勝方便。

五十九、請問在這之後,老師又引了哪個偈頌來說明持戒應有的高度?

答:引了《親友書》中「仁者於戒勿破羸,莫雜莫染當淨修,佛說戒為眾德本,如情非情依止地。」

六十、請問本偈頌所強調的持戒狀態為何?

答:不要破、不要羸,也就是持戒力道不能弱,並且不要染雜,老師又引宗大師說:「乃至莫令起犯戒心。」

六十一、那我們如此聽聞後應該要作什麼呢?

答:正思惟,並且相續思惟。

六十二、請問針對大家「相續修好像很困難」的疑問,老師引據了哪個偈頌解決呢?

答:引據《無邊功德讚》「世間何法生怖畏,佛亦久遠未能行,然佛修習得任運,功德不修難增長。」

六十三、請問這些乍聽之下很難的功德,佛在因地時就善巧了嗎?

答:不是,也是透過修習才達到任運的境界。

六十四、請問功德不透過修習能增長嗎?

答:很困難。

六十五、如果不修習則很難增長,透過足量的修習即能達到任運的境界,是否應該持續修習呢?

答: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