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菩提道次第广论.四家合注》第六讲

字体大小: 大+ 小 -

皈敬颂 1

在上课之前,请大家观察一下自己的意乐,忆念一下能得到暇满、堪闻正法的身体,还有一个这样的时光,实际上是非常不容易的。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,并且发愿为了利益无穷无尽的如母有情,必须速疾地成就佛果。因为要成就佛果的原因,必须要对广大的教正法进行透彻的听闻,所以我们来听闻正法,了解成佛的因,希望这样的善行能够利益无边无际的如母有情。在听闻的时候要注意具六想,并且断器三过。 [01′14″]

拿玛梭惹梭帝曼殊廓喀雅姑如布达菩提萨埵呗

(敬礼皈依妙音天女妙音上师佛菩萨)

胜解行时志力即无敌,犹如日月诸佛共赞叹,

喻如白莲独一日亲尊,祈以悲手今赐我善缘。

绍继能仁慈氏怙,诸佛独父慧藏等,

三宝上师并诸祖,顶严众尊恒礼敬。

光显胜者善妙规,开无谬轨被三地,

二车觉窝圣父子,衮巴内苏博朵瓦,

慬哦仁钦岗巴等,敬礼法尊诸善识。

(请参见《四家合注白话校注集》第一册第54页)

上次我们讲到妙音笑尊者的〈皈敬颂〉最后一句,“敬礼法尊诸善识”。“法尊”可以理解为由于内心具足正法,而弘扬正法的这些善知识。“敬礼法尊诸善识”,整体的白话翻译应该是,因为心续中拥有正法而住持正法、尊贵崇高的善知识们,我向您们敬礼。 [02′03″]

于此雪域,光显大宝圣教令如白昼之至尊宗喀巴大师,其所著此《道次第论》,起首开为: 一、皈敬;二、立誓宣说;三、敦嘱励听;四、由辨识所诠之门而明如何讲闻此法,共四次第。初者:如释迦慧云:“高尚之士,大抵皆于造论之始,顶礼自所承许天尊”云云, 礼赞尊师自之胜天诸尊者:

(请参见《四家合注白话校注集》第一册第62页)

接下来是语王大师的注释,这个注释在果芒版说是语王大师注的,但拉卜楞寺版是写妙音笑尊者注的。所以以后你们看到书的时候,这块前面会有一个绿字的“语”,还有一个蓝字的“妙”。注释是这样说的:“于此雪域,光显大宝圣教令如白昼之至尊宗喀巴大师,其所著此《道次第论》,起首开为:一、皈敬;二、立誓宣说;三、敦嘱励听;四、由辨识所诠之门而明如何讲闻此法。”这样就共有四个次第。“初者:如释迦慧云:『高尚之士,大抵皆于造论之始,顶礼自所承许天尊』云云,礼赞尊师自之胜天诸尊者。[03′23″]

实际上这是一个科判,总共开了四门,第一点是“皈敬”,是从“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”,一直到〈皈敬颂〉的第五个偈子“敬礼此诸善知识”;第二个部分“立誓宣说”,是从“今勤瑜伽多寡闻”等两个偈子,一直到“故我心意徧勇喜”;第三个“敦嘱励听”,是“诸有偏执暗未覆”这个偈子;第四个“由辨识所诠之门而明如何讲闻此法”,就是“此中总摄一切佛语扼要”,一直到“今于此中,应如后释”。科判就开为这几点。 [04′23″]

这个科判的意思是,在这个雪域藏地之中,能将大宝的圣教弘扬光显就像白昼一样的至尊宗喀巴大师,在他著作的这本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中的开头,开出了皈敬;立誓宣说著作本论;劝发励力听闻;透过辨识所诠的法,来阐明应当如何讲说、听闻,共四个次第。第一科,像印度的祖师释迦慧所说的——《释量论疏》,说:“高尚的人士,大多会在造论的开始,敬礼自己所信受承许的上师佛菩萨。”这个是礼赞至尊宗喀巴大师自己的诸位殊胜天尊,就是诸位佛菩萨。 [05′14″]

南无姑如曼殊西利耶

(敬礼尊重妙吉祥)

顶礼真实佛师足,以语口诀笺注钥,

开启菩提道次第,法藏词义难解门。

此中分为:一、前行趣入讲说之方便;二、正叙所说;三、宣讲究竟之理。 初中分四:一、皈敬殊胜天及根本传承上师;二、由明希欲造论因相之门而立誓造论; 三、敦嘱具器所化听闻;四、由明所诠法名义系属之门而明讲说此义轨理,复明依据何者而说。今初:

(请参见《四家合注白话校注集》第一册第 64 页)

下面是巴梭尊者的皈敬颂。所以到现在为止是妙音笑尊者、语王大师,还有巴梭尊者还也写了一个。“南无姑如曼殊西利耶(敬礼尊重妙吉祥)。顶礼真实佛师足,以语口诀笺注钥,开启菩提道次第,法藏词义难解门。”然后说:“此中分为:一、前行趣入讲说之方便;二、正叙所说;三、宣讲究竟之理。”第一个前行趣入讲说的方便,总分为四科:“一、皈敬殊胜天及根本传承上师;二、由明希欲造论因相之门而立誓造论;三、敦嘱具器所化听闻;四、由明所诠法名义系属之门而明讲说此义轨理,复明依据何者而说。今初。[06′34″]

这里要稍稍解释一下。“南无姑如曼殊西利耶”,就是敬礼尊重妙吉祥,顶礼实际上是佛陀的上师足下,我今当以上师口诀笺注的钥匙,开启菩提道次第正法库藏词义的难解扼要之门。 [07′02″]

再解释一下,说会有一把钥匙,那么是什么钥匙呢?是上师口诀的钥匙。上师的口诀笺注的这个钥匙有什么用?是要打开什么样的大门呢?开启的是正法库藏词义的难解扼要之门。什么样的正法库藏难解的扼要之门呢?就是菩提道次第正法库藏词义的难解扼要之门。所以这个笺注就好像是一把金钥匙,帮我们打开了这些很难解的词义。一旦我们拥有这个钥匙,就可以走进正法的库藏,用心去领略这些词义的难解和扼要之处,这样就可以领会正法于内心。 [08′16″]

它分为三科:第一科、前行进入讲说的方便,这是白话一点的;第二、正讲所说的内容;第三、讲说完结究竟的道理。第一科又分为四个:第一是皈敬殊胜天及根本和传承上师;第二是透过说明为何乐于著作本论的原因,而立誓著作本论;第三、劝勉具备学习条件的所化机应当听闻;第四、透过说明所说法的名义关联,阐述讲说这些法义的轨理,以及依据哪一派的传轨而讲说。 [09′05″]

南无致敬或顶礼,姑如上师、尊重、坚稳,曼殊柔妙廓喀声或语或音所为格。(梵语)

敬礼尊重妙音(汉译)此为顶礼殊胜天或根本上师怙主妙音,如至尊云:“由师恩德得见时。”

(请参见《四家合注白话校注集》第一册第65页)

到现在为止,前面的三个皈敬颂大概讲完了,接下来就进入《菩提道次第》的正文。“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”,蓝字是妙音笑尊者的注释。“南无”就是“致敬或顶礼”。“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”,这是梵语的一个音译,意思就是敬礼尊重妙音。那么造论者在造论的伊始,先礼敬自己的根本上师或者本尊,这个是藏传佛教中著述的一种传规,具有恭敬、祈求和传承的意思。大家都知道《广论》的造者是宗喀巴大师,宗大师最深恩的上师是文殊师利菩萨,所以在造论的伊始,先礼敬深恩的上师——文殊师利菩萨。 [10′16″]

这一点,在三世贡唐丹贝准美大师所著的《辨了不了义释难论》中也有说到:“礼敬文殊,对于三藏各有别别不同的翻译礼敬。这里的礼敬,固然有本论是大乘胜义论藏的意思,但最主要的,实在是为大师对自己所亲近依止,而得到通达妙道的不共上师殊胜本尊,忆念其深恩而作礼敬。就像在《密宗道次第》中所说的:『紫金色身殊妙顶,靛青五髻为庄严,妙音于我一切生,欢喜摄受施大恩。』在《五次第明灯论》中也说:『由尊事业一少分,入我心内令难得,极隐密义皆彰显,至尊慧藏祈垂护。』所以在诸多的论典之中,大抵都有这样的一些文句。特别是像在本论中所说的:『由师妙音恩善见。』”这是礼敬。 [11′44″]

“姑如”,大家都知道是上师、尊重,梵语就是这样称呼的。“曼殊廓喀”就是指妙音的梵语称呼,指大智文殊师利菩萨;或者称曼殊室利、文殊,还有妙吉祥等等。在佛教中,文殊师利菩萨是智慧的化现。曼殊廓喀耶,这个“耶”是一种虚字,表示一种方向,就是向谁礼敬、特定的目标、因为什么目的然后向文殊菩萨礼敬的意思。 [12′39″]

然后看下面的黑字:“敬礼尊重妙音(汉译)”,这是黑字。接着看红字,是巴梭尊者的:“此为顶礼殊胜天或根本上师怙主妙音,如至尊云:『由师恩德得见时。』”这是巴梭尊者的解释,就是顶礼殊胜天或根本上师,即怙主妙吉祥。“如至尊”就是指宗大师,宗大师说“由师恩德得见时”。这一句话出自于宗喀巴大师所著的《缘起赞善说藏论》。大家在《广传》上都有看过,说宗喀巴大师四十一岁驻锡在沃卡的时候,在《广传》上有一些这样的记载。 [13′37″]

这是在《宗喀巴传一百零八稀有史事》中的记载。在佛教中很难以突破的是空性见,我们有去听,但是很难听懂。那么历代的大德都对能够截断生死轮回的空性见,首先获得正知见,乃至最后证得空性,都是历尽艰辛的探索,不屈不挠地一直去实证空性见,然后才会取得,汉藏的祖师都是这样的。像禅宗的大德,在参禅的时候甚至不惜身命去领悟,都是这样的。所以当宗大师对于甚深无误的中观见那些微妙的要点,心里非常想要获得定解的时候,就亲见了本尊,见到龙树、圣天、佛护、月称、清辨论师等等。并且由于看见这些圣师徒们在谈论和讲说、听受的方式,令宗大师对于所探索的难点要义,获得了一种了解。 [14′57″]

另外还有佛护以《中观根本佛护释》的论义、月称以《入中论》的论义、圣天菩萨以《四百颂》的论义等,个别班智达所著述的教义,都在他们自释的理论中为大师讲说。能获得这样的学习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,就是本尊亲自摄受,为你开显所有的难点,希望我们所有的修行人透过努力,都有亲见本尊的一天。并且还把经卷放在大师的头上作加持,在加持的当下,立即断除微细的疑虑支分,就是对于定解的那些疑虑支分就断除了。这是在《一百零八史事》里边第七十四个稀有史事。 [15′54″]

又在《宗喀巴大师传嘉言集》里边说:“尤其是阿阇黎佛护给杰仁波切依着《佛护释论》讲说了一遍《中论》,第二天就有人来献《佛护释论》,缘分非常地巧合,所以获得了现见圆满的中观正见。”由于这些原因,所以一切智克主杰尊者在他的著述中也说:“龙树圣天及佛护,月称等作加持时,立即针对深空义,断尽疑垢尊启请。”就是说他已经剎那间断尽了对空性的疑虑,一丝丝都没有了。还有一本宗喀巴大师的《密传》中也有这样说:“佛子龙树五师徒,谈说甚深缘起义,彼中佛护以梵本,加持而证圣密意。”透过佛护论师的加持,而让宗大师示现证得了甚深空性的证德。 [17′11″]

还有一位大德写的《宗喀巴大师赞》中也说:“涤除生死轮回根,深细离戏最胜道。”在这条路上寻求的所有修行人,我们最终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,或者说都有这样的志向,要把轮回的根本彻底地斩断,不再受忽而上、忽而下,永远无休无止轮转的痛苦。那么把这个轮回的根本彻底斩断的那把利斧到底是什么?就是三主要道的空性见——中观,我们一定要获得那样的见解。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五大论,五大论所有的学习、讨论、辩论、背书这一切,从《摄类学》的第一课开始,就是趣向遍智的直接因,就是要去了解空性。所以真正彻底涤除生死轮回的根本,非常深细的这个离开戏论的最胜道,“尊领会已教所化”,就是杰仁波切已经领会了,并且他能够教导所化机!希望我们就是这些所化机,一定要是这样的所化机!“总以所立之法说,所有常见应除尽,依因除尽断见根,此为勇士我师说。”所以总以其所立法,彻底无余地破除了常见,也因为这个正因除尽了断见的根本,这样的勇士真是勇士,“我师说”。 [18′52″]

下面就是对空性的一点点讲法,我给大家略说一下,先种点习气,后面到毘钵舍那的时候再详学。“彼诸所有一切法,任其显现何种相”,一切法不管是显现什么样的相状,“现为自性自性空,我师于此善知情”,杰仁波切已经都了达这些了。“愚者反由空性见”,那些愚昧的、没有学明白的人,反而由于空性见,“误入断见堕深崖”,由于学习空性不善巧,结果把无自性的见解、空性学成了断见,像掉进了悬崖一样。什么叫断见?认为一切都是没有的,甚至也破因果、三宝、四谛,这些全都破掉了,所以叫断见。断见的果报,大家都知道在八寒地狱。所以学见解不可以超越合理犹豫,进入非理犹豫的阶段,而且还大肆地前行,不听善知识的管教。在一只小鸟翅膀羽毛还没有丰满的时候,是不可以飞越像太平洋那么遥远的疑惑大海,一定要在安全的地方,在大鸟的带领下,一点点地去把内心中的这些疑惑断除。 [20′41″]

所以,“尊汝则以空性见”,可是善知识杰仁波切却以空性见,“能除断见何须论”,空性就是要断除断见的。而且“于彼断见亦唯依,空性正见以除尽”,这个断见就是用空性见把它涤除干净。“无匹师汝善通达”,无可匹敌的善知识,您如此善巧地通达了空性,“唯依真实之空性,因果缘起乃合情”,正是由于无自性的原因,所以才会有因果缘起,这是多么合情合理的事啊!其余的都是不合理的,断见、常见都是不合理的。所以这里说,以空性见断除断见是大师的要诀,除此要诀其余的是不合理的。这个我们在毘钵舍那的时候要广泛地抉择。 [21′27″]

上面我们讲的这些颂文,都是在赞颂宗喀巴大师获得了如是清净正见的状况。所以杰仁波切才在《缘起赞善说藏论》里边说:“由师恩德得见时。”见到什么?诸法无自性。所以注释这里写:晚上梦见佛护论师手持中观梵本来加持大师,讲述了中观正见。隔一天当杰仁波切阅读到《中观根本佛护释》这个时候,对中观应成派最究竟的见解,还有真正的空性见所破的界限等,注意!界限是最困难的,没有费什么力气就生起了究竟的定解,而且如实证得空性。我们现在可以略想一下,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刻?因此在对于导师释迦世尊,生起坚定的信心和极为虔诚的感动中,写下了这个《缘起赞》。 [22′58″]

他这个原文是什么呢?说:“吉祥月称妙善说,皎白光鬘令照显,由师恩德得见时,我意于今获安息。”月称菩萨的妙善之说就像月轮一样,洁白皎洁的光明照显了龙树菩萨论典的睡莲花园。照到睡莲园,有一种莲花它是晚上开的,所以花就开了。“由于文殊上师的恩德,令我彻见了其中的深义,故使我多年寻求空性义却无法获得的忧恼之心,得以安息。”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忧恼,而且是多年的忧恼!那么是因为什么而生的忧恼?忧恼成什么样子?大家可以想象,可能罄尽所有的力气,也好像还有一些疑惑断除不了的状况,然后由于深恩的上师加持的原因,终于明白了,内心的这种忧恼彻底得到了安息。所以这一刻他说的敬礼文殊妙吉祥,这“敬礼”两个字是多么深的一种敬礼! [25′01″]

我们都知道传规是怎样,但是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传规?为什么在造论伊始要礼敬佛菩萨?巴梭尊者把这一段笺注引在这里,就是让我们知道“敬礼尊重妙音”那敬礼两个字,它蕴含着一个善知识对于弟子的证悟之路的深恩,还有杰仁波切以自己的身心修证给我们做的典范:离开对自己深恩上师的祈求、本尊佛菩萨的加持,到底能不能获得三主要道? [25′45″]

再总摄一下,“南无”就是敬礼上师文殊。为什么要敬礼上师文殊,上述讲了很多点,总结一下是几个原因?第一个,在多生之中为此殊胜本尊文殊妙音所摄受;此生中不管任何时候想要见到就能够亲见;而且一切经咒的扼要,都是从文殊菩萨听闻而断除了增益。什么叫“增益”?没有的执为有,比如说“诸法有自性”。诸法有自性否?没有,就执为有。所以在《密宗道次第广论》中也这样说:长时不断依止的殊胜本尊,名文殊。《密传颂》中也赞美文殊菩萨说:“色如帝青宝般极湛蓝”,湛蓝得像帝青宝一样,“美妙殊丽五彩光明网”,他的光明是彩色的,可能我们世间所有见到的光,都没有文殊的光那么美吧!“圆环形中文殊师利现”,现前亲见。宗大师是在嘎瓦东寺亲见文殊,而且从文殊菩萨听闻一切经咒的扼要,断除增益。所以这一句“敬礼尊重妙音”,这“敬礼”两个字,不是一个轻松的合掌弯腰,而是蕴含着一个弟子对上师的极其、极其深厚的感恩心,还有无比虔诚、皈依的心。 [28′18″]

其次于诸传承上师中,最初皈敬教主者:以﹝俱胝者,谓不可计数或数中绝顶,因梵语俱胝亦可释为绝顶,如《俱胝耳本生》所说,俗语中不可计数亦可得俱胝之名,此中亦即指此。﹞﹝圆满者,功德也,此指身等。﹞妙善之二资粮所生所积聚故,或宣法音故,名之为果位之身,为相好所庄严,观之不厌。成满现前究竟所欲求义,故为成满无际无边从前趣生于后,故名众生。﹞希愿应上中下三机开示应机之法,故仅一语,亦为具足六十或六十四支韵音。如实俱时观见一切﹝无遗故为无余。﹞﹝心所了达故名所知。﹞由诠身语意功德之门,杰喇嘛至诚恭敬,于是生于释迦,谓强力或勇猛种族。种性中之二足尊主以身分之尊胜处稽首礼谓以三门恭敬顶礼。

(请参见《四家合注白话校注集》第一册第67页)

下面就到了《广论》的〈皈敬颂〉。你们有专注吗?(有。)《广论》的〈皈敬颂〉前面,看红字。巴梭尊者说:“其次于诸传承上师中,最初皈敬教主者。”这是巴梭尊者的注释,就是在传承上师中最初皈敬的是释迦佛。黑字是《广论》原文:“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,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,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,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。”“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”这一句,这个“俱胝”,“谓不可计数”,或者“数中绝顶”,就是已经不知道有多少,最顶级的,梵语的意思就是“绝顶”,应该没有比它更高的数字了。这样的一个数字,数学用什么形容?无穷大、无限大。《俱胝耳本生》里边有一个传说:有一个人是佛世的一位阿罗汉,古代的这个“俱胝耳”翻译成“亿耳”,由于他出生就配戴了无价的耳饰,是与生俱来的,所以叫“俱胝耳”。所以就是形容特别特别多,已经到达数字顶级的,那是什么呢?“俱胝圆满”。 [30′16″]

接下来要解释“圆满”。这个“圆满”,这里边是指“功德也”——身等的圆满。“妙善”,就是二资粮所生、所积聚的,所宣说法音的,故名为身。这一个偈子,它所要赞美的是不可胜数的、绝顶的这些功德,“俱胝圆满妙善”所生出的身,就是释迦佛的身。所以这里边说不可计数的功德,这个“圆满”是指身等的圆满。那么由妙善的两种资粮凝聚所出生的缘故,另外又是因为能宣说法音,所以称之为果位之身的这个身。它被种种的相好所装饰,经久观视也不觉得疲厌,这就是顶礼释迦佛的“圆满妙善所生身”。在“圆满妙善所生身”黑字的后面,又进入红字:“为相好所庄严,观之不厌。”就是巴梭尊者的笺注。 [31′55″]

下面看黑字:“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。”这个“成满”是指成满现前还有究竟我们所要求的。它这个“无边”,就是无边无际的意思。“众生”是指“从前趣生于后”,就是从前世的,当然是六趣里边,然后再不自由地生于后,叫“众生”。这个“”,可以说能够应上中下三种根机的这种善妙之语,开示应机之法。所以虽然是一句话,却能够具足六十或六十四韵音,是不可思议的功德,一会儿我再解释。 [33′03″]

所以这里边赞美了释迦佛的语功德,它成满的不仅仅是现前而且是究竟所求的义利。是多少人的所求他都能够成满呢?是无边无际的众生现前、究竟的希愿都能够成满。想想这是什么样的语功德?而且他成满希愿的时候,不论你是什么根机的,他都可以说让你能够领会的语言,所以虽然是一语,却具足六十或六十四韵音语。 [34′07″]

下面就要解释“六十或六十四韵音语”,我给大家先说一下六十四有多少种。这个是依据藏文版的,因为也有汉文版的。藏文版《不可思议秘密经》中,开示佛陀有六十四种语功德;第一是流泽;第二是柔软;第三是悦意;第四可爱;第五清净;第六离垢;第七明晰;第八甘美;第九乐闻;第十无损;第十一悦耳;十二调柔;十三不粗暴;十四调顺;十五极调柔;十六适耳;十七适身;十八适心,安适、适合的适;十九是心喜;二十生喜乐;二十一无热恼;二十二遍知;二十三是善了知;二十四分明;二十五令喜;二十六现前喜;二十七令遍知;二十八令善知;二十九如理;三十是相属;三十一离重复过失;三十二声如狮吼;三十三如象声;三十四是如雷声,像雷鸣的声音;三十五如龙王声,如龙王的啸吼声;三十六如食香歌声;三十七如迦陵频伽鸟声;三十八如梵音;三十九如共命鸟声;四十如帝释声;四十一如鼓声;四十二不高;四十三不下;四十四随顺诸声;四十五详明;四十六无缺减;四十七无畏;四十八不劣;四十九极喜;五十遍布;五十一善达;五十二持恒;五十三系属;五十四圆满一切音;五十五适根;五十六无讥毁;五十七不变;五十八不慌;五十九众会遍闻,就是全部能听到;六十灭贪;六十一灭瞋;六十二灭痴;六十三降魔;六十四具最胜相。这是佛陀的六十四韵音语。 [37′20″]

在这里有两种,因为它说有六十或者六十四,《经庄严论根本颂》、《经庄严论疏》或者《两万颂光明疏》中,是扣除了消灭三毒及降魔——消灭三毒就三个、降魔一个,变成六十了。六十种功德,就是和上面一样的。然后《分别炽燃论》中又最初增加了“如搅大海声”——很难想象把大海搅起来是怎样的,另外将“心喜”和“生喜乐”合并为一种功德。所以《经庄严论根本颂》、《经庄严论疏》、《两万颂光明疏》还有《分别炽燃论》都只说到六十韵音。在《经庄严论疏》中依据《不可思议秘密经》而说“六十韵音”,但在此处加上了“消灭三毒”及“降魔”四者,也是依据前面的《不可思议秘密经》中说的。推测可能在梵语中就有两种版本,所以译过来是六十或六十四。 [38′37″]

我在想是不是要略作解释呢?你们想要了解吗?(想。)这是可以讲得非常简略就过去了,但是我觉得如果能够了解一下六十四韵音语——佛陀的语功德到底是怎样,我们去想象一下也是可以的。所以现在就是稍微讲一下好吧?(好。)那你们要认真听!(好。) [39′12″]

第一个是“流泽”。我先要讲一下依据,佛陀六十四韵音语的解释,是贤劫海大师的批注。流泽,如同润泽的水,就像清净的河水在流淌一样。这个河水流入了森林、流入了草地,所以令长不出草、长不出树的地方,没有生起的生起来;如果生起来的,有树的那个小树令它长大,绿草令它繁茂。所以佛语不会因为不适应某些根性,而没有办法趣入有情的心里,反而是适应一切的所化根性,趣入所化的内心之中。而且令所化机内心的善根,没有出生的就出生,已经出生的善根令它增长,所以名为流泽。美喔!这里把我们的善根比喻成绿草、森林,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,因为看到那个会想起“善根”。佛语的六十四韵音语的第一功德是“流泽”。 [40′42″]

那么第二个还记得是什么吗?“柔软”。如同身体碰触到天衣等妙触时感到非常舒适;听闻佛语的时候,在现前就会感到安乐,所以名为柔软。就是佛语的功德,一旦听闻之后,有如碰触到最殊妙的天衣所感到极度舒适的那种柔软,这是第二。 [41′20″]

第三是“悦意”,“悦”就是欢喜的那个悦,“意”是意思的意。佛语开示了应该用心受持的善妙内涵——四谛、缘起、菩提分法等等,所以它是悦意的。这是根据他所诠释的内涵讲的,像四谛、缘起、菩提分法这些是如此美妙,而且是我们必须用内心去受持的善妙内涵,所以它听起来是非常悦意的。 [42′06″]

第四“可爱”,我们来看看这个可爱是怎么解释的。说不使用残缺不全的言词,我们现在是不是有的时候觉得残缺不全的言词好像还挺有魅力?不使用残缺不全的言词,而是用天人、圣者的字词说法,文词贤善,故名“可爱”。这个可爱跟我们的经验有点不一样,对吧?(对。)这是第四种功德。 [42′55″]

第五种是“清净”。由于从断除二障及习气,证空无分别智的清净后得智,也就是证得尽所有智的增上缘而出生的,所以他的语言是清净的,因为远离了所有的过失,没有一点点杂染。 [43′22″]

第六“离垢”,顾名思义,离开的“离”,垢染的“垢”。断除了根本烦恼、随烦恼还有它的习气,因为断除了这些习气而说法,故名离垢,这是佛语的功德。这是第六个。因为断除了根本烦恼、随烦恼还有习气而说法的缘故,所以是离垢。 [44′14″]

第七个是“明晰”,不使用世间不共许的字词,而用世间共许的字词说法,故称为明晰。非常清楚,没有什么模糊的。 [44′29″]

第八个“甘美”,甘甜的“甘”,美丽的“美”。能摧伏我见等外道的一切恶见,具足大力功德,故名甘美。可是在安慧论师所著的《经庄严论疏》里边,这个功德叫“具力”,这是第八个。 [45′00″]

第九是“乐闻”,欢“乐”地听“闻”那两个字。说我们对于佛语依教奉行,必能脱离轮回,故名乐闻。谁跟你说一句话,照着那个话讲,一定能脱离轮回?我先说一件小事,假如说有一个生意,昨天我还是一文不名,第二天早晨起来,我照着他的话做,结果成了亿万富翁,那他所说的话我该多么欢喜地乐闻啊!对不对?那么对佛所说的,如果我依教奉行的话,所得的胜利到底是什么?必能脱离轮回,这么大的胜利!所以我们才千里迢迢花了很大的力气来到这里,听闻佛陀六十四韵音语的功德——乐闻,还有很多。 [46′03″]

接下来,第十“无损”,外道等诤论者无法压伏与破斥,故名无损。就是外道跟佛论辩的话,想要压伏佛所立的宗,可以胜利吗?是不可以的,所以不能损害。 [46′32″]

第十一“悦耳”,令听闻者感到欢喜,故名悦耳。 [46′41″]

第十二“调柔”,开示三毒的对治而调伏烦恼,故名调柔。就是怎么样能够对治三毒而调伏烦恼,开示这样的内容,所以叫调柔。 [46′58″]

第十三“不粗暴”,外道所制定的依五种火、从山顶上跳下来等,他们有一些规矩,说用种种难行、非常可怕的方式能够了悟真理。这里说外道所制定的依五种火、从山顶上跳下来等学处,会损害现世和后世,所以叫粗暴。但是佛陀所制定断除二边的学处,现世不需要过度地劳苦——我们没有跳悬崖、什么整天整夜烤火这些——来世也容易产生利益,所以名为不粗暴。 [48′09″]

第十四“调顺”,如果违犯学处,并非没有还净堕罪或其他脱离的办法,佛陀开示了透过忏悔、防护而还净堕罪的方便,以及随喜善根等其他获得解脱的方便,故名调顺。 [48′26″]

第十五“极调柔”,就是极其调柔,对于三种种姓的所化机,开示了应机的三乘正法,故名极调柔。 [48′40″]

第十六是佛语非常地柔软悦耳,能令听者心不散乱,属耳而听,故名“适耳”。刚才有人散乱吗?我想如果佛陀现在出现,大家可能连呼吸都会停止,绝对不散乱。 [49′15″]

第十七“适身”,透过听闻佛语,获得心平等住,由此得到奢摩他。由于奢摩他的力量引发的身轻安这个快乐,令身体感到非常地舒适,所以叫适身。 [49′34″]

适耳、适身,接着该适哪里?“适心”。第十八,修习善巧佛语所开示诸法自相、共相的智慧,由此引生毘钵舍那,远离了无知黑暗,引生极其善巧的欢喜,叫适心。我们原来以为,你说点让我入心的话、赞美我几句,我就高兴了,佛语的适心能够引生毘钵舍那。要希求的话,还是听佛说,会对我们现世、后世更好。 [50′15″]

十九“心喜”,如果我们的心有持着两端的疑惑,就是又这边、又那边,这疑惑像箭一样,疑箭会令心中感到非常地不快乐,而佛语能断除一切怀疑,消除一切怀疑的痛苦,所以名为心喜。 [50′42″]

第二十“生喜乐”,佛语善巧地开示诸法自相、共相,令有情了解,消除不了知自相、共相的无明,故名“生喜”;佛语如实地开示了世俗、胜义道理,令有情如实地了解,消除颠倒执常、乐、我、净的这个染慧,故名“生乐”,这个是《经庄严论论疏》的解释方法。圣解脱军也有一个解释:因为消除了邪执,所以生起了“喜”;因为消除了不解,所以生出了“乐”。 [51′29″]

二十一“无热恼”,听闻佛语后,如果能思惟、修习所闻的法义,最终一定能现证空性,并且获得佛陀所说的果位,因此不会后悔说:“我听闻佛语,没有产生任何利益。”而感到热恼,所以名为无热恼。不知道讲到这一句大家有没有反思?有的人说:“啊!我学了这么久的佛法,还是很热恼。”前面说:听闻佛语后,如果能思惟、修习所闻法义。有思惟、有修习吧?有。质纯不纯净、量圆不圆满呢?不要轻易地说:“我听闻佛语,没有产生任何利益”,因为佛语的功德就是无热恼。 [52′33″]

第二十二“遍知”,依靠听闻佛语,能够生起并且安住于圆满的闻所成慧,故名遍知。 [52′42″]

二十三“善了知”,如果能运用四种正理思惟所闻法义,便能断除增益,对法义获得定解智,能够生起并且安住于圆满的思所成慧,所以名为善了知。 [52′58″]

第二十四是“分明”,不会只讲某些法而不讲另一些法,或只讲文词、不讲义理,而是毫无隐藏,不悋惜法地开示正法,故称分明。 [53′14″]

二十五“令喜”,依靠佛语,预流这些行者能够现证断除烦恼的涅盘,菩萨能证得佛果,而能成办圆满的自他二利,此时看到能成办自己所希求的果位而生的欢喜,所以叫令喜。 [53′39″]

二十六“现前喜”,从未入道前直到安住于胜解行的异生凡夫,也会为了获得自利的果位而想趣入佛语,故名现前喜。这个功德在《经庄严论疏》中翻成“现前欲求”,也是一样的。 [54′01″]

第二十七是“令遍知”,对于空性及现证空性的智慧,分别心无法如同现证上述二者的智慧般如实圆满证得,必须各自现前了知,所以空性及现证空性的智慧为不思议法。由于佛语能正确地开示不思议法,故名令遍知;或者由于开示四种不可思议,故名令遍知。四种不可思议是什么?首先,业力不可思议、瑜伽师三摩地行境不可思议、佛陀智慧行境不可思议,另外还有一个,咒力、药力不可思议。 [54′45″]

二十八“令善知”,就是蕴、处、界、地、波罗蜜多,由于是心所思量的对境,或者是心所对境法,所以称为思议法。佛语无倒地开示上述这些思议法,故名令善知。 [55′07″]

二十九“如理”,对于佛语所开示的内涵,用现量、比量、自语前后或者直接间接相违三者都无法违害,如是三种观察清净,所以它是如理的。 [55′24″]

第三十“相属”,不会说法不应机,就是不会为声闻种姓开示大乘法,或者为大乘种姓开示不适应他根机的法类。所以凡是所化机需要何法,就为开示何法,所以名为相属。 [55′46″]

第三十一“离重复过失”。看到这个功德,你们会不会想到《般若经》?读《般若经》的时候会非理作意吗?会,都会非理作意,太不幸了!所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,为什么说佛语离重复过失?注意!有时看似用众多的文词表达同一个内涵,但是没有重复的过失。因为有时字虽然相近,意义却不尽相同;有时是为了令散乱者也能听到法义;有时是为了令听者能够区分其中的差别;再有时是为了令钝根者再再证得法义,便能不忘。悲心吧!有时为了让听者能证得同一句话包含众多内涵,一句话有众多的内涵;有时为了令听者了解经中所用的这些文词的内涵;有时为了随顺其他说法师的语言用法;有时为了表示自己具足无碍解;有时为了让听者也能种下获得无碍解的种子。总之有种种不同利益听者的目的,故名离重复过失。学完这个了,看《般若经》的时候要注意。 [58′03″]

三十二“声如狮吼”,如同狮吼能让其他野兽感到怖畏,同样地,开示佛十力、无我等等的佛语,也能令宣扬恶说的外道感到怖畏,故名声如狮吼。 [58′22″]

第三十三“如象声”,如同帝释天的大象——看来不是我们地上的大象——声音洪亮,不会沙哑。同样地,佛音洪亮,不会沙哑,故如象声。 [58′41″]

三十四“如雷声”,譬如雷声比其他的声音更为深沉,同样地,佛语也极为深沉,难以测量,故如雷声。在《经庄严论疏》中说:雷声靠近听时不会变得特别大声,在远处听时不会变得特别小声,远近听起来都差不多,所以非常深沉。同样地,佛语也不会因为听闻时的距离远近,而有声量大小的差别,故如雷声。所以不管佛在哪个世界说法,如果我们能够见到佛,就像在眼前说法一样。 [59′50″]

第三十五“如龙王声”,譬如在龙宫之中,龙王的话又柔和、又威严。听到这大家会心里想:真的吗?好想听一听龙王怎么说话。龙王一说话,所有的龙都会听从,声音是又柔和、又威严的龙王。同样地,佛语柔和又威严,一切有情都会听从,所以像龙王的声音。又柔和、又威严,这个是很难聚合的两面,通常我们为了表示威严都做什么?赶快变粗暴、变大声、变无理,这样就会有人听从我们。是这样吗?赶快种相违因,然后结果就会像我想象那般出现吗? [1:00′43″]

三十六“如食香歌声”,在一般有情的声音中,没有比食香的歌声更婉转动听的。食香,就是干闼婆。佛语婉转动听,故如食香歌声。 [1:01′10″]

三十七“如迦陵频伽鸟声”,这迦陵频伽是一个梵语音译,它的意思就是和雅,所以迦陵频伽鸟也可译为和雅鸟。此处有两种解释:第一个,譬如幡被风吹动的时候,它不会断裂,而且飘转飞扬,非常地美妙。迦陵频伽这个鸟声也不会中断,而且婉转变化非常地丰富;佛语的妙音也不会中断,并且能不断地出现不同的悦耳声音,非常地丰富,所以就像迦陵频伽鸟的声音一样。另外,迦陵频伽鸟的叫声悦耳动听,因此当牠的叫声停顿后,会有什么效应啊?因为太悦耳了,听者还想听、还想听。佛语也因为太悦耳动听,所以佛开示的音声示现停顿的时候,听者就还想听、还想听。所以就说佛语像迦陵频伽的鸟声一样。 [1:02′34″]

第三十八“如梵音”,如同梵音不会时有时无,而是恒常地、恒常地传扬,佛语也恒时清晰、嘹亮地传扬,故名梵音。 [1:02′52″]

三十九“如共命鸟声”,如果有人心怀所求,能听到共命鸟的叫声,就一定事事如愿,所以牠的叫声非常地吉祥。同样,听闻佛语之后,能成办世出世间一切的利益,所以佛语是吉祥的前兆,故说像共命鸟声。 [1:03′21″]

第四十“如帝释声”,就如同帝释天的话,其他的天神都不敢违抗,如来的法音,也没有任何天、人世间敢违抗,所以如帝释声。 [1:03′38″]

再讲一个,第四十一“如鼓声”,如同战胜敌方时,会首先击鼓表示胜利,佛陀降伏魔军外道后,最初先转法轮,故如鼓声。 [1:03′53″]

今天先讲到这儿吧,讲不完。很高兴我们能够继续学习,希望能把《四家合注》坚持下去。大家要把今天听闻佛语所得的胜利,好好地回向无上菩提。另外在你心里烦恼的时候,还有要口出恶言等等的时候想一想。为什么我想把它挪在这边讲,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佛语的功德,其实你特别惆怅的时候,或者谁说话伤害你了,想一想佛语有多少功德,可能也会笑出来吧!也不一定人家来跟你道歉,因为道歉这件事很多人都不愿意做。真的,没人道歉就想佛语的功德,想一想也会很开心的。

开示日期:2015/11/01